第五十三章皇帝开恩-《侯门庶子》
            
            
            
                
    第(1/3)页
    做了多年皇帝,在任更是主持过多次征伐。皇帝早就有一种能力,那就是通过战报,开支,人员调动等,来判断前线战事困难与否,以及前线将领有没有欺瞒。
    这能力说穿了也不稀奇。
    就是一种读报表的能力。
    一些高级管理人员,仅仅看下面的报表,就能判断下面的人,有没有欺上瞒下,虚报开支是一样的。
    皇帝只看一项数字。
    那就是武宁侯在西海五六年间,打了多少仗。
    皇帝默默算了一下。几百人规模的冲突,平均一两日就有一次。千人规模的战事,平均一个月有一次。至于更上面,五六千人,或者过万人的规模战事,比较少了。
    但半年,或者一年总是有一次的。
    战报上每次都胜利。
    皇帝将这些交战的地名一一记下来,与脑海中的西海地图对照。
    立即发现,都在西海府城,与七个县城附近。
    也就是说,从地图上西海府一大片。但实际上的西海府仅仅控制大金沙江,也就是后世伊洛瓦底河两岸一线。其他地方都不安全。
    皇帝默默推算,觉得有两种可能。
    第一,武宁侯养寇自重。虚报战功。
    但皇帝对照,朝廷拨给西海的款项。发现每一次胜仗,枢密院都努力压赏钱。按皇帝对于军中捞钱手段的了解,看战事频繁与损失程度,觉得武宁侯大概捞不了多少钱。
    枢密院或许在防着武宁侯府养寇自重。
    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如贺家所言,西海局面不稳。
    武宁侯已经用了吃奶的力气镇压了。甚至为了西海局势,将侯府的家底都掏空了。
    至于哪一种可能?
    皇帝一时间也拿不准。
    虽然贺家弄得声泪俱下,但皇帝却不敢轻易相信------朝廷上都是影帝。包括他自己。
    但即便如此,他依旧有了决断。
    先安抚。
    如果贺家骗他。
    秋后算账,杀绝满门。
    贺家如果没有骗他。
    皇帝必须对西海局面做出反应了。
    皇帝是不想管事,甚至懒得管事。但并不代表,他想让西海沦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