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死刑,立即执行!” …… 等等言论,已经给嫌疑人下了判决。 面对这样一起全国震动的刑事案件,没有人愿意主动接手刑事辩护。 仅仅只是舆论压力都够受的。 最终法律援助中心将这个案子指派给了杨帆。 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杨帆接手的时候就知道。 但既然接手,就必须全力以赴。 人渣也是人,毕竟是人命一条。 罪当其罚,罚当其罪,这是最基本的法治精神。 事情的过程很曲折。 但最终,在一审,杨帆提交了关键性证据,证明在案发时,自己的当事人拥有不在场证明。 洗清了嫌疑人的作案嫌疑。 一审宣判无罪,警方重新进行侦查。 原本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未罪者生。 洗冤者名。 这本是一个很好的结局。 然而等待杨帆的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无良律师一定收钱了!” “收了多少钱,给杀人犯颠倒黑白?” “律师只认钱!” “你晚上睡得着吗?” …… 杨帆的个人社交账号被攻陷。 每天不断地骚扰电话有几十上百个。 有人人肉出他的家庭住址送上花圈。 女友不理解他的行为,不堪其扰之后选择分手。 就连父母都不理解,杨帆为什么要给坏人辩护。 杨帆也不理解。 为什么一个人要为自己从来没做过的事情去负责? 纵然那个人是个人渣,半辈子都在监狱里度过,可那个小女孩不是他杀的,他也要为此负责吗? 然后让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让无关的人蒙冤受死? 成就一起冤假错案? 杨帆的坚持,那些在网络上狂欢的人不懂。 他们只会用最恶毒的语言,来诅咒洗冤者,仅仅是因为他为大众认为的凶手洗清了嫌疑。 杨帆的房门被红色油漆涂上“帮凶”两个字。 无数的“死”字刷满走廊墙壁,小区里的人对他只指指点点,业委会委托物业让他搬走。 有人给他邮寄带血的刀片。 三更半夜被人砸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