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你说什么?” “小麦亩产,可达六百斤?” 朱元璋站在田边,看着身处于这片黄熟的麦海之中的老农,眼里尽是不可置信。 老农看着面前三人这诧异的表情,根本就不觉得奇怪,因为他也是这么过来的。 不仅是他,可以说是全县的农户,都是这么过来的。 他们狄大人当初宣传推广新麦种之时,他们在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可比他们的表情夸张多了。 相比之下,这三位还算是比较冷静了! 老农也和县城里的人一样,在宣传他们狄大人之光辉伟大这方面,绝对不会吝啬自己的热情。 尤其是看着这些来自于富庶地区的人,像极了没见过世面的人一样,他们就更加满足了。 老农又高兴又骄傲的说道:“我跟你们说,这对我们狄大人来说,都不算多大的事。” “起初,我们也和你们一样,甚至更加的夸张。” “刨了一辈子的地,我们还能不知道粮食的亩产有多少?” “我们这地方不合适种水稻,可我却种了一辈子的小麦,我还能不知道这小麦的亩产?” “我没读过书,但我却知道先秦时代,小麦的亩产也就两百斤,到了一千多年后的现在,也才平均三百五十斤不到。” “要是哪家的地里亩产有小四百斤,那简直是睡着了都要笑醒,是绝对高产肥田!” “老祖宗用了一千多年的时间,也才把小麦亩产提高了一百五十斤不到!” “他狄大人年纪轻轻,还长得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是从没刨过地的主,他凭什么让小麦亩产达到六百斤啊?” 朱元璋三人听到这里,也觉得是这么回事。 老祖宗花了一千多年的时间,才让小麦亩产增产一百五十斤。 他狄芸年纪轻轻,长得还不像刨地的主,怎么就能让小麦亩产瞬间增产二百五十斤呢? 只要他狄芸不是神仙,就绝对做不到!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再次开口问道:“是啊,他凭什么呀?” 老农当即一笑道:“狄大人见我们不信,就召集所有村里有名望的老人,去参观了他的【农学实验农场】。” “我们也是看过之后才知道,狄大人就任之后,就开始研究小麦种植了。” “去年的这个时候,他让我们随便挑其中的一亩地,然后进行丰收统计,你们猜亩产有多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