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就在狄芸到任之后不久,朱元璋就下令让各府州县,官方出资办学。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洪武三年的总体科考成绩,他非常的不满意。 他决定十年不科考,让各府州县出资办学,为他培养人才。 十年之后,再恢复科考,让已经十年寒窗的孩子们,再来为他所用。 这就是他的‘养士计划’! 为了鼓励孩子们读书,他还颁布了一系列的鼓励条件。 而其中值得一提的,真正起到鼓励作用的鼓励条件,便是考取功名者,不仅有资格待召为官,还不用交税,不用服役,且见官不跪。 在他狄芸看来,他朱元璋颁布的这条法令,确实有效的促进了全国的读书风气,但也为后来的文士做大埋下了伏笔。 其实,朱元璋颁布的很多政策,在这个时代都是很不错的。 只是他的见识和学识太过有限,不知道任何政策都是有时效性的,总是喜欢一句‘永为定制’,就把后人给箍死。 如若不然,也不会留下很多弊政都始于朱元璋的骂名! 而他狄芸留给朱元璋的‘大铁箱子遗产’之中,就有一道主讲‘政策的时效性’的奏疏! 只要他朱元璋点名诛杀自己,他就可以得到他留给朱元璋的‘丰厚遗产’! 只可惜,那家伙不争气啊! 想到这里,狄芸也只是叹了口气之后,就对主簿说道:“没什么好准备的,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讲课从不需要书本。” “对了,去把陈文给我叫来。” 可也就在主簿刚刚转身之时,狄芸又突然叫住道:“不用叫他了,你去把这封手令交给‘活受罪监狱’的牢头。” “另外,再让牢头把这几张治疗腰痛的薄贴(膏药),交给我特殊照顾的那位夫人。” “顺便,再告诉我特殊照顾的那位老爷,我们本地的富商张老爷,问过他的夫人,丧偶否?” “就说是他们听护送他夫人的狱卒说的!” 说到这里,狄芸的嘴角,也再次扬起了一抹玩味的淡笑。 主簿不解道:“这些事情,不都是陈大人帮您在跑吗?” “陈大人,是犯了什么错误了吗?” 狄芸只是随口说道:“他犯过错吗?” “我只是觉得他太累了而已,我心疼他,你不愿意替本官跑一趟?” 主簿一听这话,连忙笑着解释几句之后,便拿着东西就开跑,生怕他们狄大人误会了他。 狄芸看着主簿离开的身影,只是心中暗道:“你们陈大人犯的错,可大了去了。” “再让他帮我跑,我得气死一滩血!” 想到这里,狄芸就看向了【怀英学堂】的方向。 其实,这座官方出资办的【怀英学堂】,也才开学一年多一点。 朱元璋颁布这道诏书之时,大同县还很穷,也就是有钱了之后,才开始创办的学堂。 学堂的名字之所以名叫‘怀英’,只因为他这一世的祖先狄仁杰,字号‘怀英’。 与此同时,他也希望从他这座学堂走出去的学生,都能成为大明的‘狄仁杰’! 这也是他狄芸只要没死,就一定要当一天和尚,就撞一天钟的原因。 其实狄芸之所以愿意这么做,真不是因为他有多么高尚的人品,纯粹是为了给自己找点事情做。 这人啊! 即便是再怎么想要躺平等死,也做不到绝对的躺平。 天天这么无所事事的等死,其实也是一种煎熬,还不如顺便做点自己觉得还算有点意思的事情。 再者说了,他也曾是一个为华夏汉家流过血的战士,这也算是为回家而努力的同时,顺便发挥那么点老将的余热了。 想到这里,狄芸就闭上眼睛,开始思考明天主讲的课程内容! 与此同时,主簿经过县衙前衙之时,正好撞见了忙完事情的陈文。 陈文见主簿不仅不和自己打招呼,还捂住胸口,低着脑袋,权当没看见自己。 陈文跟狄芸混了三年,观察入微的本事虽然不如狄芸,但也比一般人强了不知道多少。 他看见主簿握住的衣领里面,还有棱有角的,一看就是藏着文书之类的东西。 “站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