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差之分毫,谬之千里-《直播大唐:一月后穿越,观众们都疯了》


    第(1/3)页

    最后的问题就是方向定位和通讯。

    定位,顾名思义就是确定人或者物品的位置。

    古代人的定位很是落后,在指南针没有出来之前,人们只能用太阳升起和北斗七星来确定自己的位置。

    虽然唐朝已经有了指南针,指南针的出现也确实让人能更快的辨别方向。

    但碍于科技的落后,古代的指南针也只能确定大概的方向,仅此而已。

    但别忘了,差之分毫,谬之千里。

    哪怕一开始只偏一点点的方向,走到最后也和原来的目的地相差几十乃至几百里!

    有很多赴京赶考的书生文人花费几年的时间,甚至都没有见到京城的大门!

    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走错了方向,或者更直接点,他们走错路了。

    至于通讯,就是跟人联系。

    至于宁北为什么要把通讯放在‘行’这一方向上。

    就是因为宁北觉得古代的通讯也需要借助人力通行,所以说把它们归咎在一起,问题应该不大。

    通讯放在现代,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自然是再简单不过的事。

    想要跟朋友联系,只需要发个消息,对方立刻就能收到。

    去哪里?直接发定位,对方就能立刻赶到。

    但放在古代,通讯可远远没有如此便捷!

    古代的通讯甚至可以用落后来形容。

    古代人想要跟朋友联系,除了亲力亲为外,就只能借助人力。

    写一份书信,然后派人骑马过去。

    抛开一系列风险不谈,光是赶路都得需要十几天乃至一两个月的时间!

    就算是将书信成功递给对方,等到对方回了信,也还得需要同样的时间!

    一来一往,短暂一两月,长则半年。

    就算是最紧急的八百里加急文书,也得用三五天才能将消息传到朝堂上。

    哪怕有什么最紧急的消息,等传入皇帝耳中时,别说黄花菜都凉了,可能都已经臭了……

    虽然古代也有信鸽,但通常只有官员皇室才能用得起信鸽。

    而且培养一只可以送信的鸽子所要付出的财力物力绝非常人可以想象。

    还有用信鸽的风险也太高,途经山野丛林时,都有可能会被猎人射杀,也有可能遭遇天敌袭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