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的话,那么就需要洪太尉亲自上山,诚心邀请张天师下山才行。 洪信虽然愚钝,但也知道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功亏一篑的故事,只得答应了主持真人的要求。 他知道天子和朝廷百官们,对于这场席卷天下的瘟疫的焦急,如果自己无法请张天师到东京城,支持祈禳罗天大醮的话,说不定众人都会把怒火发泄到自己身上。 为了自身的前程和身价性命着想,洪太尉老老实实地脱下了官袍,换上一身新鲜布衣,脚下则穿上麻鞋草履。 身后背着黄罗包袱中的诏书,手里提着银手炉,银手炉中降降地烧着御香,口诵天尊宝号,上山邀请张天师赴京。 一路上山,结果半路上被只吊睛白额锦毛大虫猛虎惊出身身冷汗,被条雪花大蟒蛇吓破了胆。 没有见到什么德高望重的张天师,反而被一个小牧童直接打发,说什么天师已经知道他的来意,乘鹤驾云去了东京城汴梁,主持那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 洪太尉没办法,只得骂骂咧咧奔下山,呆了一个晚上后,在龙虎山道众的陪同之下,观看龙虎山上各处的景致。 三清殿,九天殿,紫微殿,北极殿,太乙殿,三官殿,驱邪殿等诸多宫殿一一全部悉数看遍,无论主宾,皆都欢欣喜悦,并没有出现什么纰漏。 哪知到了最后一处“伏魔殿”的时候,这洪太尉却发起臆来,非要见识一番,被龙虎山历代祖师封锁在“伏魔殿”中,那些凶恶魔王们的稀奇古怪模样。 随同的道众们拦了几下,被洪太尉以上奏天子的名义恐吓,便不敢再继续阻拦。 只得召集人手,解开了封皮,砸开了大锁,然后一拥而入全部进了“伏魔殿”中。 到了“伏魔殿”里头后,又看到一个高约五六尺的石碑,下面石龟趺坐,大半陷在泥里。 再仔细看那碑碣上,前面都是龙章凤篆,天书符箓,在场的众人谁也不识。 等众人转过那石碑后面,却只有四个真字大书,明晃晃地凿着“遇洪而开”。 洪太尉心中大喜,暗忖此宝物和本官有缘,难怪这些牛鼻子老道们想要处处阻挠本官。 一声令下,聚集众人,先把石碑放倒,然后齐力挖掘石龟,再向下挖了三四尺深厚,看到一块方圆丈许的大青石板。 到了这里的时候,龙虎山的真人知道不妥,苦苦相劝,没奈何洪太尉一心挖宝,指挥众人将大青石板抬起。 “伏魔殿”中刹那间冒出滚滚黑气冲天,五指难见,就连火把都被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吹灭。 伴随滚滚黑气而来,还有一声声惊心动魄的雷霆声响,雷声过后,黑气直冲天际,化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而去。 见到这副末日般的异象后,洪太尉暗自心惊,终于知道自己闯了弥天大祸。 随后胡乱听龙虎山的主持真人提了一嘴,什么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总共一百零八魔君的故事,吓得连龙虎山都不敢继续多呆,急急忙忙返回了东京汴梁。 回到京城,才知道张天师在东京禁院做了七昼夜好事,普施符箓,禳救灾病。 如今已是瘟疫尽消,军民安泰。 张天师主持罗天大醮,弥消瘟疫后,便向天子辞朝,乘鹤驾云,自回龙虎山去了。 不说洪太尉向天子和所有人,蓄意隐瞒下了因自己的胡闹,而导致一百零八魔君走脱的事情。 张天师回到龙虎山之后,听主持真人说起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逃脱的消息。 他道行高深,虽然有些不以为然,还是向天下各处道教门派,传送了详情,让诸门派对此事多加注意。 然而将近一个甲子时间过去,天下间亦没有听说过,有什么魔君闹事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