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甚者盗匿妇人,又谓之‘鬼樊楼’。国初至兵兴,常有之,虽才尹不能绝也。” 意思是说,京师的地下排水系统又深又广,里面可以住人,多有亡命之徒藏匿在里面,他们管这叫“无忧洞”。 还有一些人贩子拐了妇女藏在这儿,又叫“鬼樊楼”,国朝初始到战乱时都存在,朝廷虽然经常派人去清缴,却都不能杜绝。 据说当初仁宗朝时期,连鼎鼎大名的包拯,在权知开封府的时候,面对这两个现象,都感到无可奈何。 由此可见他们的棘手程度。 如果天子真的急了眼,要追究西太乙宫道人的泄密的话,那么他们亦有应对的方法。 到时候只要双手轻轻一摊,告诉天子,泄密者自知罪孽深重,已经跑路去了“无忧洞”…… 难道天子还真的能够派兵踏平了“无忧洞”不成? 正是由于西太乙宫出了内鬼的原因,所以东京汴梁城的富贵人家,大部分都知道了“林灵素”的名号。 和吴用比起来,公孙胜的实力不知道强大了多少倍,并不需要像吴用那样,付出什么代价。 公孙胜只要展开精神力,暗中查探,就能够从四面八方,听到无数关于“林灵素”的谈论和话题。 对于林灵素的身份,公孙胜并不是没有怀疑过。 在这个时候,突然冒出来一位,神通广大的修道者,落在有心人的眼中,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可疑的事情。 吴用见公孙胜并没有开口,还以为他并不认同,自己的结论,当下急声辩解道,“一清道长是否知道,那林灵素也是在不久以前,才来到东京汴梁城中。” “那道人一来就在西太乙宫挂单,然后突然有一天,最受天子宠信的冲虚大夫徐知常,来到西太乙宫面见林灵素。” “据说徐知常是奉诏宣林灵素入宫,然而当时林灵素却并没有立即答应天子的征召。” “而是在几天以后,等到青牛西来,才施施然地骑着青牛,去皇宫觐见天子。” 哪怕已经听吴用说过,有关“林灵素”的事迹,宋江依然还是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他既惊叹于林灵素的神通广大,完全不在公孙胜之下,更是对林灵素的实力无比羡慕。 不过宋江亦是心志坚定的枭雄人物,这个念头甫一出现,就被他自己迅速斩断。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对宋江来说,如今他已经响应了天子的征召,进入皇城司办事,已是天子的恩典和特进。 想来只要等到,公孙胜所言的,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全部汇聚到东京汴梁城的时候,就是他宋江大展身手的机会。 总体而言,此时的宋江,并非《水浒传》里,那个已经凑齐了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的梁山泊大首领。 他有一定的野心,并不愿意久居人下,作为小小县衙中的押司,了却此生。 而自幼熟读的儒家经典,又牢牢地桎梏了宋江的野心,让他没有像方腊,黄巢等人,被自己的熊熊野心所绑架,最终走上了身死道消的叛逆之旅。 就算在《水浒传》原著里头,宋江坐拥一百零八魔君,武德充沛,最终还是受了招安,沦为了朝廷的打手,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丝毫不得休息。 只是在战胜了一个个强劲的对手以后,自己也被蔡京和高俅,杨戬等人算计,迎来了朝廷的一杯毒酒。 如果用一个类比的话,宋江这一生中的所作所为,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