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9 最后捞一票-《实力不允许我低调》


    第(3/3)页

    可是现在H国人也不知道怎么就搞出来了全新的碳纳米管芯片。

    这一下原本是工业皇冠上钻石的硅基芯片,一下就变得不香了。

    而且人家H国人,搞出来的碳纳米管芯片,制程才不过28纳米,可性能却已经远远碾压了5纳米的硅基芯片了。

    这碳纳米管芯片如果在继续发展下去,按照摩尔定律来估算,最起码以后还能有七八个制程级别呢。

    而每一代最新的产品出来,那性能都会是上一代的两倍甚至更多。

    也就说碳纳米管芯片在未来最起码五十年内,都会是主流电子芯片。

    那这样一来,谁还要用你的硅基芯片?

    哪怕有一些工业厂商处于性价比的考虑会使用硅基芯片,但也就是十年的事。

    早晚硅基芯片都会被淘汰的。

    等到那个时候,他们这家做光刻机的企业该何去何从?

    资本的反应速度可是最快的,所以当H公司这边的消息才一传出来。

    尤其是碳纳米管芯片的真实性,被验证之后!

    在欧洲市场上,阿斯麦的股票就迎来了一次大型的抛售。

    因为阿斯麦是同时在阿姆斯特丹和美股同时上市的,而欧洲市场又比美股早开行半天的时间。

    所以他们的股价跳水,要远远早于米国的几家巨头。

    而最悲惨的是,早在阿姆斯特丹他们跌了一个上半场。

    等到美股开盘之后,他们又开始跌了一个下半场。

    反正整个局面就是跌跌不休,一天的功夫,股价就已经跌去了百分之四十……

    不过还好,这家公司的反应速度还是相当快的。

    那边股价还在跌跌不休呢,这边就已经找上了国内的不少企业,开始谈判了。

    他们到不是想组建个什么联盟,主要是想在产业被彻底抛弃之前,把能卖的都卖掉…

    在大撒把之前最后捞一票……

    别看他们很慌,但他们绝对不傻。

    以往作为业界的霸主,他们可一贯是高高在上的。

    最顶级的光刻机,他们自己说一年就产个三五台,而每台的价格动辄就是已亿为单位的。

    就比如一台7纳米的光刻机,卖给三桑或者特极点,基本是1亿美元起步。

    而卖给咱们,那就是1.2亿起步。

    而且还分不同的型号,比如某种型号每小时能处理晶圆125片,而高功率版则能处理170片,反正里面的说头很多。

    但最先进的,往往只供给三桑和特极点,然后是日本和米国厂商,对咱们是不开放的。

    但现在嘛,咱们连碳纳米管芯片都有了,自然也就没必要在坚持什么封杀了…

    就比如以前,不卖给咱们的10纳米,7纳米,和5纳米系列的光刻机,现在都可以摆上货架了。

    这些以前求而不得的东西,现在一夜之间就变成大路货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