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 创新的关键是前瞻性-《实力不允许我低调》


    第(3/3)页

    你在看看人家做的好的,这国家给钱,根本都不计数的……

    这尼玛,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那为啥,人家大学能在产投结合这一块做的这么好呢?

    还不是因为,人家占了地理位置的优势,就在滨城,紧挨着名厨集团,和第九实验室,还有星火科技这样的大咖。

    这些大公司,率先在技术上取得突破,然后和这些大学分享,这样一来,这些大学在率先获得并且掌握了先进的科技理念之后。

    在以这些为基础,继续深入化的进行研发,创新…

    这样一来,一旦出了成果,这产投结合不就做起来了…

    而国内其他的大学最缺什么?

    不就是这种前瞻性的科学创新引导吗?

    所谓的前瞻性科学创新引导,其实说白了,就是对未来科技创新领域和路线的一种判断。

    如果判断对了,那就开创一个新纪元,如果判断错了,那可能就要倒霉了。

    大把的金钱和时间浪费,最后可能会导致你从原来的领先,变成落后……

    这一点就多次发生在兔国的历史上。

    想当年战国时期,我们曾经有过一段百花齐放的时期。

    各种思想家,和各种学术门派是层出不穷,那段时间也是我们华国文明思想最璀璨,最活跃的阶段。

    甚至在那个时间里,我们诞生了无数伟大的发明。

    造纸术,指南针,青铜冶炼技术等等……

    可是后来,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我们的思想就陷入了一个怪圈。

    所有的思想文化革新,最终都是为了权利服务,然后我们的文明就在王朝更迭的怪圈当中挣扎了一千多年。

    而反观日本,自从明治维新,彻底抛弃了儒家那一套之后,就迅速走上了经济腾飞的道路。

    在二战之后,因为紧跟米国的步伐,日本更是迎来一个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比如在半导体领域,在液晶显示器,在内存,在光刻机领域,日本人都有一系列伟大的发明创造。

    但到了后来,日本人也很不幸的在前瞻性领域发生了多次重大判断失误。

    比如光刻机领域,他们固执的简直干刻的技术, 不信任蚀刻技术。

    比如在液晶屏幕领域,他们非得头铁的坚持等离子技术,而不信任液晶技术。

    这些都导致了后来,他们在半导体领域的大溃败。

    由此可见,如果你搞科研,那么前瞻性到底有多重要。

    而队伍我们国内的很多大学而言,我们不缺搞基础研发的科研人员,我们缺的却恰恰是那种做出前瞻性课题的大家…

    比如很多科研的前沿理论,和创新思想,这些半个世纪之前,我们又钱学森,有邓稼先这种大家的时候。

    我们在这些科研领域,就有可以提出前瞻性议题的大家。

    大家可以根据大师提出的前瞻性理论,不断进行实验验证,最终得出结论和科研成果。

    可如果国内没有这样的大师,那我们就只能跟在国外的科学家提出的理论屁股后面跑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