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 心态崩了-《实力不允许我低调》


    第(3/3)页

    而VW的代表回去之后,没用多长时间就彻底想通了。

    此前,随着咱们国内规定的放开,他们原本是打算加大对南北大众的控制的。

    原本他们是想增加一些投入,然后掌握这两家公司的绝对控股权的。

    可是这次之后,他们就打消了那些想法。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离开了这两家本地的国企帮扶,那么哪怕他们的技术再强。

    可在兔国的市场,也要不了多久就得嗝屁。

    君不见,死在前面的福特就是下场!

    而且这次他们也彻底改变了对这两家合作伙伴的态度,要说以前他们可是相当傲慢的。

    一直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的德行,关于车型的设计,用料什么的。

    都得他们德国人说了算,咱们国内的工程师,根本就别想参与进去。

    可是这次他们对车型的设计,是进行了全开放。

    而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一方面,他们已经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

    毕竟按照目前兔国电动车的发展趋势,要不了几年,燃油车就没得玩了。

    甚至就连他们自己的本国的汽车公司,今年也都在搞大动作在谋求转型。

    未来他们也要大力开发电动车了,可是在电动车领域,兔国已经走在了前面。

    所以燃油车这一块,也没什么好遮掩的了。

    其次就是为了表明一个态度,你看我对兔国的合作伙伴还是很重视的。

    可实际上,也是因为他们之前过度消费了兔国消费者的情怀,导致口碑透支。

    这时候不得不作出一些改变,来改变他们在兔国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至于能不能达到他们预想的效果,他们也不知道。

    但现在最起码姿态要做出来。

    而至于第三方面嘛,就是为了像光洋采购机床……

    你没听错,他们也要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了。

    以前他们在国内的工厂,就是在南北大众建的厂区。

    都是按照他们的要求,必须采购全套的德国生产线的。

    那是因为德国人有着自己的骄傲。

    而且在兔国,也没有比他们更好的机床设备。

    可是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在见识到光洋机床的生产效率之后。

    德国人是真的慌了,人家的效率比他们整整提升了四分之一啊!

    这就意味着,单位时间内,人家的生产效率更高,成本就更低。

    而且随着电动车的流星,传统车企也在进行转型,而转型首先要学的不是别的。

    就是营销手法。

    比如新能源车,几乎都没有4S店,人家就是取消了中间商,直接让利给消费者。

    正是这样的打法,让这些电动车厂商,很快就占据了一部分市场。

    赢得了消费者的欢心,而传统车企,也已经有人率先跟进了。

    比如兔国的一些车企……

    而现在大众,也要跟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