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纠结的BMW-《实力不允许我低调》


    第(3/3)页

    可问题是,想要转成电动车,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就是他们起步就已经晚了,虽然他们也推出了多款电动车型。

    可说实在的,他们那些电动车,如果拿到图过来,那就是笑话。

    说其性能,别说和特斯拉,BYD这样的电动车大牛比。

    就是和兔国的老头乐比起来,也就只超出了那么一丢丢。

    所以这时到底该咋办?

    还是在兔国找个合适的合作伙伴比较靠谱。

    此前他们的老对手奔驰就找过BYD合作,两家搞出一个土不土,洋不洋的二串子品牌叫腾势。

    结果呢,车子是造出来了,可特娘的一共也没卖出去几台。

    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奔驰放不下自己高傲的身段,老像仗着自己内燃机界大佬的身份倚老卖老。

    而BYD刚开始还挺虚心,后来一看这位,特娘的在电动领域,技术还不如我呢?

    还想要骗老子的核心技术,所以滚你姥姥的吧?

    所以两家各怀鬼胎,这合作的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啦。

    而BMW也面临着这样的结局。

    其实和晨华合作,他们巴不得晨华越虚弱越好,这样一来他们别看只占百分之五十股权。

    可却可以主导企业未来的发展。

    可是燃油车的红利,也吃不了几年了,他们必须要寻找一个新的突破方向。

    此前他们也尝试着和长城合作过,可前前后后派了多伦次的代表去考察。

    甚至几度传出,要在长城老家建立生产基地,合作生产mini的消息,但最后却都流产了。

    为啥会这样?

    还不是他们对长城太过忌惮,生怕自己拿出一点技术来,就被长城给剽窃了过去。

    而且长城可和晨华那些只会搂钱的混蛋们不一样,这可是一家有志气的企业。

    如果要是让他们学会了自己的技术,那将来肯定是要被反噬的。

    所以德国人小心眼的毛病就发作了,最后谈了多次,也没有合作成功。

    至于国内也不是没有其他地区和企业,找过他们谈合作。

    可BMW方面却一直没有挪窝的心思,因为他们知道。

    去了别的地方,他们不一定过的像现在这么舒服。

    可问题是燃油车红利,最多也就十几年了啊!

    现在来了名厨集团要接受晨华,那他们该何去何从?

    省里面的意思,是三方坐下来一起谈。

    可人家名厨集团的态度很强势,首先不接受外债,其次就是要接盘也可以。

    那就是把晨华独立出来,BMW他们自己搞,咱也不和他们合作。

    反正他们不是早就想占大股份,独立经营了嘛,为了这件事还吵吵过很多次。

    而且现在国家也鼓励外资企业独立经营,那就让他们独立经营去好了。

    咱们不和他掺和,至于晨华,那就必须独立出来,中华这个品牌,咱们也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如果上面同意,那他们才会考虑接手外债的事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