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哈哈,正是,正所谓大道万象,万人观之,所感皆有不同,但却又是道的一部分,故而留书著作,以后人观之,以作启发之意。” 曹空眸子忽亮,是啊,他虽非仙神人物,却也饱读诸多经典,既然前人闻“老子”言行,可结合自身领悟付诸笔下吗,为何他不能呢? 须知,文字,乃道之载体! 如今他担忧自身的一身领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磨部分,那不如他也做一著作。 效法祖天师,记载“老子”言行,为其注释,他也作一本“老子想尔注!” 一念贯通,天地豁达,曹空面露喜悦,对张天师作礼,“多谢张天师启发,不知可有笔墨。” “有的有的。” 于是。 道观中,曹空持笔而作文,脑海中回忆的是这段日子,观“老子”言行的感悟,又有自身修道的理解。 遂于一空白书册上,肆意书写,这落笔于书,又和在脑子思悟不一样,脑中所悟,如同流水,不觉有恙。 可当要写于笔下时,便慎之又重。 于是一连七天,曹空著写数十页,可当第八天时,无论怎么写,都觉不满意,将书页撕了又撕,扔的满地都是。 又不禁念起,初观“老子”言行之时,还为“老子”说话说一半而错愕了一下。 不由得,心中浮现四字“顺其自然。” 如今他写书七天,已然记载不少,皆是他所领悟之真谛,又何必执着一气贯通。 要知,他不过是修行路上的一求道者,修为还浅,道行亦浅,怎可一跃而成。 于是展颜而笑,便留这不完整之书,日后再填再修吧。 张天师忽的出现于此,捡起地上的纸张,打开而观,起初漫不经心,随后面色凝重,以他的道行,竟都觉不凡。 可却被曹空视为杂物而扔。 天师顿时面色踌躇,对曹空所著之书产生了好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