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当监国的第一天-《天下第一逆贼》
            
            
            
                
    第(1/3)页
    今儿。
    朱瞻基起了个大早。
    不是他不愿意偷懒,而是被三个早就穿戴好的女人强拉着,从狼藉不堪的床上爬起来。
    “今天要给太子爷和太子妃敬茶,您还要去内阁值班,还要搬家,事情太多,不能误了事。”
    这是新晋成为太孙妃的孙若微,在刚刚结束完一场欢愉之后,带着满脸的潮红给出的解释。
    所以,朱瞻基也就只能顶着一副黑眼圈,听之仁之的由着三女将自己给打扮的花花绿绿的。
    等到了同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起了的老爹老娘面前,朱瞻基像是被抽去了浑身的骨头,带着三女软踏踏的敬了一杯茶后,这才被好心的朱秀塞了两个包子到怀里,然后就坐着软椅进了宫。
    站在内阁班房北面的墙根底下,朱瞻基一眼就能看见静默磐恒在眼前的文华殿。
    按照老爷子的旨意,今天自己在东宫里的家当就都要搬到这里来了。
    为了北征,老爷子能够将大明当朝太子圈禁在东宫。
    同样的,朱瞻基很确信,为了保证他这个新任监国能够坚定的执行北征前的准备工作,同时不被太子爷的思想所洗脑,这才要他带着刚刚嫁入自家的三个孙媳妇搬到这里来的。
    朱秀有些担心,默默揣在怀里的一份,有关于强身健体、提神醒脑、金枪不倒、横扫千军的要药丸,想着自己该是什么时候送给太孙。
    “走吧,没想到年纪轻轻,就要过上批折子的苦日子……”
    朱瞻基默默的哀叹了一声,一副哀莫大于心死的样子。
    内阁班房是有宫中太监值守的,这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伺候好内阁大臣们,让他们能够全神贯注的处理大明那繁杂的政务。
    等朱瞻基带着朱秀走进值房。
    却是有些目瞪口呆。
    只见值房里,除了正在洒扫擦拭桌椅的宫人,竟然是空无一人。
    “人呐?”朱瞻基不由开口询问道。
    内阁班房这边领头管事的太监,赶忙踮着脚走了过来:“回太孙的话,今日宫中没有早朝,老大人们还要半个时辰才会过来。”
    忽然一下,朱瞻基脑瓜子嗡嗡的。
    说好的大明朝的皇帝勤恳朝政,内阁辅臣们忠心国事,鞠躬尽瘁。
    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却连个人都见不到?
    手中刚刚从怀里拿出来的肉包子也不香了。
    寻到了自己的位子,朱瞻基将两肉包子让桌子上一丢,整个人就缩进了椅子里,双臂环抱于胸前,双手插进衣袖里。
    双腿一翘,架在已经包浆了的桌子上,双眼一闭。
    酣睡声没多久便响了起来。
    ……
    尚且蒙蒙亮的应天城,在布满街巷的粥香中缓缓苏醒过来。
    尿床了的孩子被暴躁老娘的咒骂中,给提着胳膊丢到了院中的大水缸里。
    想要出城的夜香车队和想要入城的送水车队,好似是两条平行的轨迹,永远不会碰面。
    没有早朝的日子里,在京的官员们总是幸福的。
    在家吃的香香的、饱饱的、美美的,这才心满意足的出了门。
    还没有到衙门,他们就已经在考虑着,今日下衙了是该喊上那些衙门里的同僚,去秦淮河上的哪一家寻欢作乐。
    永乐皇帝是严厉的,但也是民主的。
    至少对于自己的臣子风流,没有太多的意见。
    千步廊。
    是用来形容应天城皇城洪武门与承天门之间的通道。
    从承天门入,再过午门就能踏足皇宫大内。
    几架马车如同往日一般,挂着各自的小旗,几乎是掐着点一个跟着一个汇聚在了午门外。
    三家马车,一批高大骏马。
    马车上走下三位胡须花白的老大人。
    骏马上调下一位龙马精神的大将军。
    此旬论事内阁的定国公徐景昌,刚一下马就抱拳抬手:“三位老大人早。”
    徐景昌的心情很不错。
    尽管昨日他在宫中直面了一次皇帝的怒火,但那火并不是烧到他身上的。等回到家,接受着来自大明武勋集团内部,对于他成为大明太孙妃、太孙嫔娘家的祝贺。
    第(1/3)页